【抗暖手冊】11橘子與蘋果相比?再生能源真的不符所需比較貴嗎?
再生能源比重無法增加,遠離核害、非核家園的理想將會將會走得很辛苦(人本教育基金會提供)
許多人認為再生能源如風力及太陽能不穩定會使得電力供應調度困難,但這應該是這些能源佔相當顯著比例時才會發生的問題,現階段這兩種發電所佔比例幾乎是零,不至於顯著影響電力的調度。
有人認為風力發電量高是在電力需求低的冬季,不能應付夏季需求高峰,不符所需。然而如果整體來看,即使冬天利用較多風力發電,依舊可以減少進口燃料,減少污染物排放,對台灣有利無害!在歐洲風力發電成本已經與使用化石燃料發電相當,是最具競爭力的再生能源。
台灣尖、離峰用電差距甚大,離峰用電約為尖峰用電的六成多;太陽能發電在夏天電力需求高時發電量最大,夏季尖峰時應該利用太陽光電,以取代興建使用有限的大型電廠,作為我們明日的電力。但是太陽光電因為「成本高」很少被考慮。
其實發電成本高低和發電量大小有很密切關係,發電成本應該包括三項:燃料成本,維修運轉及建廠成本如果電廠每年24小時持續發電運轉292天(80%使用率),發電成本中除了燃料外,維修及建廠成本可以分攤給發電的7000小時;同樣電廠,如果只有在夏日尖峰電不夠時才啟動發電(例如只用900小時),發電成本仍包括燃料,但維修與建廠成本相對高出近8倍!
如果太陽能發電與僅為尖峰發電啟動的火力電廠比較,價格明顯接近。核能發電十分特殊,和其他發電形式不同,前者是利用U-235核分裂,產生的中子撞及其他U-235,物質衰變後減少的質量轉換成熱能。如果產生過多中子,反應可能快速增加而一發不可收拾---核爆!
如果產生太少的中子,反應逐漸變慢,無法釋出足夠的熱。要降低「不可收拾」的可能,核電廠需要兩三天開機準備時間,無法隨時開機因應尖峰需求,只用於供應基載(base load)電力。因為使用的時間長,維修運轉成本比使用少的電廠低。
根據1998年全球核電場調查,僅新核電廠建廠成本就高達一度電約新台幣10元,台灣電力公司在成本估算時排除建廠成本,因此會導出「核電最便宜」的結論。如果依台電方式計算,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發電成本應該近乎0!再生能源雖具有許多優點,卻未能成為能源事業的主流,主要因為再生能源開發面臨經濟面與制度性的障礙。
一方面因為傳統的火力及核能發電受到許多補貼,而所造成環境污染的外部成本未能反映在發電價格上,使得再生能源很難在市場上和這些傳統能源競爭。在台灣又因為能源是獨占事業,所形成的市場進入障礙,更使再生能源事業難以發展。工業先進國為了促進再生能源之開發,積極採取獎勵措施,如資本的補助、保證收購與租稅減免等,都足以作為台灣發展的參考。
張貼留言